关于"小狐狸钱包创建视频教学方法"通知 hd 10.07-凯发旗舰厅

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证券公司被监管出具警示信!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天,河北国有投资证券分公司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向河北省证券监督管理局发出警告信。其中,涉及未对员工执业实施有效合规管理、投资者适宜性管理不到位、认购期间部分公募基金产品实施专项考核激励政策、信息公示内容不完整等问题。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有投资证券因违反发起人业务和内部控制薄弱而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知;早些时候,媒体报道称,国有投资证券的一名员工因“老鼠仓库”交易而被监管和调查。因此,国有投资证券的合规内部控制管理可能需要加强。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5月21日,河北省证监局向国投证券河北分公司发出警示函。

经调查,国投证券河北分公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对员工执业行为进行有效合规管理。个别员工非法委托第三方招揽投资者;一些员工销售金融产品并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但没有留下痕迹;一些员工实际使用的手机号码未纳入合规监控系统;投资顾问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没有合理依据,也没有经过合规人员的审查。
二是投资者适宜性管理不到位。主动向不确定预期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和风险水平的普通投资者推广中高风险基金产品;一些公共基金产品的销售过程误导了投资者,没有提示风险。
三是在认购期间对部分公募基金产品实施专项考核激励政策。
四是信息公示内容不完整。分公司未在营业场所公布融资融券利率和利率。
从上述问题中不难看出,国投证券对从业人员行为管理存在疏漏。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投证券一名员工因“老鼠仓”交易被监管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员工隶属于国有投资证券信息技术部门,涉嫌利用工作便利获取基金公司在国有投资证券结算交易产品的持仓信息,并进行非法交易。
针对这一谣言,当时国有投资证券回应说:“最近,一些监管机构前往我公司进行现场工作。我公司没有掌握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相关结论,也没有进一步提供的具体信息。“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和内部控制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积极配合监管机构,严格要求员工遵守证券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违反法律法规,损害投资者权益,一旦核实不容忍,认真调查坚决问责。
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被上交所“点名”。
今年以来,国投证券因保荐业务违规和内部控制薄弱而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
1月,国投证券因保荐荣盛生物项目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函,两类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国投证券保荐人代表傅有开、李泽业均受到批评。
根据监管措施的决定,首先,国有投资证券没有及时报告,并敦促披露影响荣盛生物可持续经营的重大事项。
根据申报文件,水痘疫苗是荣盛生物的核心产品,荣盛生物只有一条水痘疫苗生产线。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荣盛生物唯一水痘疫苗生产线停工两次,停工3个月,对其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是影响荣盛生物可持续经营的重大事项。
2022年9月,国投证券了解到荣盛生物第一次停工,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会议前未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也未在招股说明书等申请文件中披露。2023年2月,国投证券了解到荣盛生物第一次停工,仍未履行报告义务。
二是国投证券尽职调查程序执行不到位,内部控制薄弱。早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国有投资证券实施了实践质量现场监督,发现个别项目的收入、资本流动和库存审计重点问题不到位。实践质量现场监督还发现,投资银行质量控制、核心部门对项目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对项目部分重大异常关注不足、项目底稿验收和提交管理不到位等薄弱环节。
高管生变,自营业务“踩雷”。
此外,国有投资证券最近因人事“地震”、业绩不佳,自营业务“踩雷”,引起市场关注。
4月8日晚,国家投资本宣布,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姚肇欣因工作原因申请辞职。姚肇欣也是三名国有投资证券监事之一。同日,国投证券内部会议通知总经理王连志被免职,副总经理王苏望暂时代行职责。
一些市场分析师表示,王连志的豁免与国投证券业绩持续下滑有关,也与自营“踩雷”华软新动力启动的问责有关。
据市场消息,去年年底,老牌私募华软新动力涉及“杭州30亿量化跑路”事件,而国投证券因自营投资6亿投资华软新动力而“踩雷”。虽然踩雷的资金量对国投证券来说并不大,但集中的风险损失不容小觑。
在业绩方面,近两年来,国有投资证券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整体呈下降趋势。2022年,国投证券营业收入143.58亿元,同比下降3.16%;净利润26.19亿元,同比下降38.3%。2023年,国投证券营业收入143.90亿元,同比增长0.22%;净利润19.39 1亿元,同比下降25.96%。
从业务线来看,2023年国投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41.89亿元,同比下降3.68%;投资银行净收入14.89亿元,同比下降10.77%;投资业务净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21.90%;净收入为13.53亿元,同比下降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