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王”张旭明:造上天入地的特种缆绳-凯发旗舰厅

“绳王”张旭明:造上天入地的特种缆绳

发布时间:2019-02-18 00:27:05 来源:本站 点击: 32次
      2019年2月16日,《城阳新闻》“新闻纵横”栏目,以“绳王”张旭明:造上天入地的特种缆绳为题,对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的创业心得进行宣传报道。
      她叫张旭明,被业界称为“中国绳王”,曾荣获中国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她参与完成的“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纺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对她38年来专注于绳缆领域的最好奖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青岛海丽雅集团的女掌门人,听听张旭明的创业故事,她是如何临危受命,通过变革创新让企业起死回生。

记者来到位于城阳区青大工业园的青岛海丽雅集团,在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产品展示区,悬挂、放置了众多最新研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复合绳缆,而其中一截浸泡在海水中的绳缆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就是当时用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特种绳缆。谈及获得的荣耀,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用一根绳子可“上天入地”来形容他们公司的产品。她回忆,当时海丽雅接到 “蛟龙号”9000米救生绳的生产任务,他们是激动又紧张。国家海洋局要求绳缆在减小直径,减轻重量的同时,断裂强力还不能低于同直径钢缆,这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攻坚小组的研发人员两个月里几乎都吃住在工业园,在车间和海上不断去做实验。看似一根普通的绳缆,但制作过程却需要十几道工序,其中每一道工序又要经过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试验。经过日夜奋战,海丽雅提前两个月研发生产出达标的绳缆。 

张旭明给记者介绍的这两款产品,它们的编织工艺与核心技术的应用,正是刚刚获得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代表产品。据了解,这个由海丽雅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纺织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4项,制定企业标准1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产品系列装备已大规模生产,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年直接经济效益6.707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如今企业光鲜靓丽的业绩,其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曲折的过去。谈及创业,张旭明感慨万千,她说,获得这个奖并不是偶然,是多年来全厂员工努力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海丽雅集团的前身是始建于1922年的青岛国棉八厂,曾经也是红红火火,但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企业陷入订单萎缩、入不敷出的困境。

与此同时,凭借着对绳缆的热爱和一股拼劲,张旭明在1998年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企业第七代女掌门人的角色转变。

在海丽雅内部,员工对她的评价是雷厉风行。接手企业之后,张旭明迅速做出改革战略定位,从11个实体中关、停、并、转9个与主业无关的子公司,集中人力财力,发展主业。但如何从附加值低的绳缆中找到企业的生机,成了摆在张旭明面前的最大难题。

做一根只能卖3毛6的拉绳的尴尬,让张旭明感受到了所面临的困境,也让她下了转型发展的决心,借助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将目标瞄准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内市场空白的特种绳缆。

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上新设备、吸引高端人才、与全球顶尖技术企业合作等举措,企业开始走上了 “专精特新”的特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着一根绳子,张旭明结合深海、深空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进行布局。海丽雅研发生产的海洋特种绳缆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科考船“科学号”、国家战略先导海洋科学项目、大型飞船返回舱、万米深渊级科考、深海潜标实时传输等重大科研项目。海丽雅的特种绳缆创下绳缆界的中国深度、中国精度、中国温度、中国强度四个第一,成为自身细分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头羊。由海丽雅研发生产的特种绳缆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替代了进口,而且借助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泰国等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