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红星资本局消息称,武汉中级人民法院宣判金黄珠宝83吨“假黄金案”。
金黄珠宝创始人贾志宏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剥夺终身政治权利。其他被告分别被判处三年、两个月至十二年的有期徒刑和相应的财产刑,被告武汉金黄珠宝有限公司、武汉金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渤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被判处相应的罚款。
此前,金黄珠宝通过“黄金质押” 保单增信模式融资,金融机构用“金包铜”假黄金融资约200亿元,质押金约83.03吨。后来,由于许多信托公司面临着产品违约的问题,金黄珠宝83吨“假黄金案”最终被发现。
在参与这起“假黄金案”的信托公司中,民生信托及其背后的资本巨头卢志强遭受了重大损失,泛海商业帝国也崩溃了。
许多信托公司踩雷。
牵出83吨“假黄金案”。
2020年6月,民生信托、东莞信托、安信信托、长安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的产品面临违约。经检测,相关资金质押的黄金被确认为“金包铜”假货。因此,83吨金黄珠宝“假金案”正式浮出水面。
据悉,金黄珠宝凭借这些表面镀金、内部成分铜合金的假黄金,获得了约200亿元的金融机构融资,未到期融资约160亿元,质押金约83.03吨,涉及15家金融机构。
具体来说,金黄珠宝是“金质押” 融资保单增信模式。
也就是说,金黄珠宝发现信托公司想要质押黄金和融资。经过内部评估,信托公司向高净值客户发布相关产品并获得资金。同时,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以确保质押金的质量和重量。
以民生信托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发布了一款信托产品“至信439号”。本产品发行规模1亿元,客户起购金额300万元,年化收益率约8.2%。筹集资金向金黄珠宝发放信托贷款,最终补充金黄珠宝的日常运营资金需求。
在本产品的描述中,质押品明确从上海黄金交易所购买,黄金含量不低于99.95%的标准黄金。
根据金黄珠宝的财务报告,自2016年以来,金黄珠宝除了购买黄金作为库存外,还开始投资黄金,即通过抵押部分自有黄金和从关联方租赁的黄金来满足银行贷款的要求。抵押金在偿还银行贷款后出售。
此前,金黄珠宝已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
创始人为金黄珠宝多笔贷款提供个人担保。
金黄珠宝创始人贾志宏作为上述83吨“假金案”的关键人物,为金黄珠宝的多笔贷款提供个人担保。
“我们获得贷款或信贷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创始人、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贾志宏先生的持续服务。””。
贾志宏出生于1961年,据《国家商业日报》报道。他曾在总后方基地指挥部工作,担任武汉金城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8月起担任武汉金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高级经济学家,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荣获“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到目前为止,贾志宏已被判处无期徒刑,最终案件未履行的金额仍超过150亿元。
此外,红星资本局还注意到,贾志宏控股的另一家公司武汉金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三环集团的混合改革。一些媒体认为,金黄珠宝通过质押黄金获得的贷款可能会流向该项目。武汉金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判处相应罚款。
资本大佬卢志强损失惨重。
泛海商业帝国崩塌。
据《国家商业日报》报道,在上述“假黄金案”中,民生信托及其背后的资本领袖卢志强损失最大,被视为泛海商业帝国崩溃的导火索。
据悉,民生信托在“假黄金案”中涉及资金超过40亿元。在各种压力下,民生信托等相关信托机构向投资者支付预付款,也导致泛海控股2020年信用减值损失约25.2亿元,占总利润的56.1%。泛海控股于2020年从盈转亏,叠加部分海外项目和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和汇兑损失。
泛海控股很早就开始出售资产回血,以缓解资金压力。2021年初,泛海旗下武汉的一个项目被转让,总价30.66亿元。此外,泛海控股还销售浙江项目和多个海外项目。金融资产也被出售。
目前,泛海两大上市公司泛海控股和民生控股均已退市。
曾登上胡润百富榜前十的卢志强也成为被执行人,涉案金额近85亿元,限制高消费。
编辑 邓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