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p钱包挖矿花钱吗"网页版/手机app介绍 hd 10.34-凯发旗舰厅
文|鳌头财经 宁晓敏 李琳。
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红利,国内汽车市场“自主进、合资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乘联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达到57.4%;1-4月累计份额为56%,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
在批发市场上,自主品牌的份额接近65%,同比增长率也同样明显。相应地,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全面下降,其中日本最为明显。今年4月,日本品牌零售份额为15.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比德国下降1.4个百分点。
在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丰田、本田、日产三大传统品牌的销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母公司广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的净利润。特别是广汽本田,无论是在零售销售方面,还是在批发销售方面,都已跌出前十名。
4月份的国内汽车市场,由于持续的价格战,消费者有强烈的观望氛围,整体销售增长放缓,但独立品牌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销售保持高增长。根据乘联发布的数据,比亚迪、奇瑞、吉利在4月份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前三,同比增速分别为49.0%、47.6%和39.3%。
比亚迪(002594)在同期零售销量排名中.sz)、奇瑞,吉利(00175).hk)销量同比增长率也排名前三,分别为31.1%、31.2%、59.8%。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byd的快速销售增长并不令外界感到惊讶。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和吉利的数据。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byd正在加速赶上byd。
这一点在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中更为明显。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比亚迪1-4月批发销量为93.64万辆,同比增长23.6%;奇瑞和吉利同期销量分别为68.53万辆和62.89万辆,同比增长60.9%和46.9%,远超比亚迪,远超长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城汽车等汽车公司。
在零售增长方面,比亚迪今年1-4月的销量同比增长率为13.2%。奇瑞和吉利在基数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仍实现同比80.9%、增长率为42.5%,远高于比亚迪。
奇瑞作为国内出口汽车数量较高的汽车企业,海外市场销量在其总销量中的比例约为50%。从上述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数据可以看出,其海外市场仍在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在增加,最终形成了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增长率的上升趋势。
吉利汽车凭借其吉利帝豪、博悦、极氪、凌克等众多品牌,在各个细分领域下功夫。虽然销量不是拔尖的,但影响力不容忽视。极氪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5万辆,在豪华车市场站稳了脚跟。自去年推出以来,包括银河l7在内的银河品牌、包括银河l6在内的所有车型的销量也超过了12万辆。
从自主品牌的格局来看,比亚迪家族的主导地位暂时难以改变,但奇瑞和吉利的持续努力可能无法赶上比亚迪。最重要的是,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包括上述三家汽车公司,对合资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束了大众、别克、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统治国内汽车市场的时代。
4月份乘用车零售销售排名前十,只有一汽大众排名第二,销量11.9万辆,其他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华晨宝马排名第六至第十,销量同比下降。
其中,丰田在华合资企业销量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广汽丰田下降32.1%,一汽丰田下降31.3%。随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华晨宝马分别下滑21.7%、15.6%、9.6%和7.9%。
曾经是国内销量排行榜前列的本田未能挤进4月份零售销量排行榜前十。公开数据显示,4月份广汽本田销量为3.35万辆,东风本田销量为4.03万辆,同比下降44.61%、17.28%。东风本田销量较好,距离华晨宝马(4.9万辆)近1万辆,可见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下降幅度比丰田和日产要严重。
一汽大众等众多合资品牌销量下滑,一方面与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价格战的持续背景有关。在各大汽车公司轮流掀起价格战的情况下,合资品牌为了保持利润,对价格战持谨慎态度,4s店的营销套路也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
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的直接后果是利润下降,拖累了母公司的业绩。广汽集团(601238.sh)根据公布的业绩报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44.29亿元,同比下降44.48%;2024年第一季度,虽然归母净利润下降有所放缓,但同比下降仍超过20%。广汽集团净利润持续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两家合资企业的销量持续下滑。
根据上汽集团(60010404).sh)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上汽大众实现收入1402.75亿元,净利润31.32亿元,比2022年收入1647.15亿元和净利润87.29亿元大幅下降,尤其是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这也导致上汽集团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48%。
与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相比,东风集团股份(00489)合资品牌销量下滑.hk)其影响更为明显。东风日产的税后利润从2022年的107.97亿元跌至2023年的3.94亿元,成为东风集团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的重要原因。
当然,面对独立品牌的攻击,合资品牌也通过加快新能源发展发起了反击。例如,本田中国于4月发布了一个新的纯电动品牌“叶”,并一次性宣布了三款车型,将从今年年底开始上市。长安马自达在北京车展上宣布了新能源产品ez-6,试图建立合资中级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基准。广汽本田对其雅阁、思域、型格等产品推出了更优惠的购车政策。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合资品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优势,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