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数字tp钱包"消息通知 hd 18.67-凯发旗舰厅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评估等级。
对基金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
据悉,近期部分基金公司被要求对合规风险控制进行全面自查,并提交相关自查报告。
在这方面,一家基金公司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最近的监管机构要求基金公司进行自检,自检没有正式发布,“会议,让每个人都学习先进的经验,主要的自检方向是合规和员工行为管理。””。
据《21世纪商业先驱报》报道,“严格监管”已成为今年基金业的常态。一些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表示,今年的合规比以前更严格,合规行动明显高于前几年,如经常发布文件、组织学习、培训和考试。即使一些基金公司没有收到监管要求,他们也应该每季度进行审计、整理和自检。

基金公司自查。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多家基金公司接到自查要求,即对2023年以来的合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同时,这些基金公司也被要求提交相关的自查报告。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向《21世纪商业先驱报》透露,最近确实有基金公司进行了自查。
根据行业新闻,基金公司自检的内容包括: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合规管理体系、综合风险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安全、投资者权益保护等。
其中,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经营、股东资格和履行职责、董事会和监事的高资格和任免,以及相关人员的内外兼职工作。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包括业务和合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交易员行为控制、工资递延、员工投资申报管理、后续投资考核机制实施、内部问责等,公司及全体员工采取行政/刑事处罚、行政监督措施和自律措施。
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各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风险监测、分析和响应、公司内部风险事件、投资和研究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违约产品的风险处置等。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做好业务数据和安全保障,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
保护投资者权益,包括建设和实施投资者适宜性制度、开展投资者教育等。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基金公司“严格监管”压力持续增加。
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表示,早在今年3月下旬,北京和上海的许多公共基金公司就被其他地方的证券监督管理局交叉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日常业务、诚信宣传、培训、党政建设等。
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最近有严格的合规性。我们每三天发帖、培训和学习两次,然后参加考试。这种严格的合规要求涉及各部门。而且今年的合规比以前严格,合规行动明显偏多。”。
某基金公司品牌部人士表示,其部门对信披、费用等方面的自查行动较多。
另一家基金公司表示,“这次我们没有收到全面自查的通知,但公司每季度都会进行自查。”。
“作为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区域监管局对我公司的检查有严格的要求。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接受了当地监管局的全面检查。截至今年,公司尚未收到全面自查的通知,但确实有个别业务要求自查和入场检查,如投诉、指标变更风险等。”。
据一家上海基金凯发旗舰厅的介绍,最近确实有同行被要求自查,但公司没有收到通知。据悉,自查内容应该是比较日常的主题,不涉及特殊事件。
其介绍,“通常一条新规定出台后,会要求大家按照新规定做好自查工作。这种自查非常日常,主要起到提醒作用。”。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说:“一些基金公司以前被检查过。事实上,该公司将定期进行一些自检。”。
频繁出现合规问题。
近年来,基金业发展迅速。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数量为1.18万只,规模为29.20万亿元,超过往年。
实际上,2023年公募基金规模已超过银行理财,成为“资管一哥”。
然而,基金业在快速发展中仍存在许多合规问题。
例如,5月8日,诺安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蔡松松以及曲泉儒、董博雄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的案件。
这不是个案。据不完全统计,基金行业已有20多起因未公开信息交易实施趋同交易或贿赂、贿赂而被基金经理犯罪的案件,影响不良。
除了基金经理的违规行为外,投资者还经常关注基金信披的“乌龙事件”。
其中,2023年年报披露中最受关注的是富国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辉精选成长。根据基金年报,截至去年年底,朱少醒持有的产品份额为0,朱少醒涉嫌“一键清仓”自己的产品。
随后,富国基金的产品批量发布了更正公告。公告称,由于数据提取口径的原因,部分基金年度报告中的“基金份额持有人信息”部分内容得到了纠正。更正后的2023年年报显示,朱少醒仍持有该产品10万~50万份。
此外,年度报告中还有一些“快乐”的错误,如“下跌”被误写为“爱爸爸”,这是国寿安全产品智能生活股票基金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犯的错误。另一个例子是,南方基金披露的南方宁悦一年持有,在“买卖股票的总成本和总收入”中错误显示“基金报告期内没有买卖股票”。
在2023年年报中,华安基金旗下华安精致生活完全复制了2022年“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与运营分析”的内容。
第一季度报告,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中国邮政基金旗下产品中国邮政中国证券交易所500指数增强了“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营分析”,与2023年年报相同。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0只基金发布了第一季度报告更正公告,其信息披露存在份额数据、绩效数据、信息遗漏等错误。
除上述基金经理、基金信披问题外,公募机构本身也频繁进入监管视线。
据2023年年报不完全统计,20家基金公司在2023年收到监管警告函或责令改正的通知。涉及的机构包括大型基金公司和中小型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基金、工行瑞信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平安基金、中邮基金、融通基金、华富基金、新华基金、长盛基金、江信基金、兴华基金、先锋基金、易米基金、中航基金、东海基金、九泰基金、富荣基金、浙商基金、华晨未来基金等。
其中,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是重灾区。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净资产指标不符合标准,财务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股东方股权质押未按时完成整改等不合规现象。
例如,九泰基金在2023年收到了两张监管罚单。一是九泰基金通过九泰九利参与五家上市公司,利用基金财产为基金份额持有人以外的人谋取利益;二是公司固有资金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基金持有流动性资产比例、交易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因此,九泰基金及相关人员也被责令改正、罚款等相应处罚。
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基金行业频繁出现的合规性问题。
4月12日发布的新《国家九条》强调“加强对证券基金机构的监督”,要求加强对行业机构股东和业务准入的管理,完善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备案管理制度,完善衍生品、融资融券等重点业务的监督制度。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对证券公司和公共基金的监管,加快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的意见(试行)》还强调,“加强合规风险控制建设”和“全面加强监督执法”。
(作者:庞华玮 编辑:姜诗玫瑰)。